王根宪:我与核桃的半生缘
来源:威尼斯人欢迎你网址
发布日期: 2020/04/06 21:03:15
生平简历
王根宪先生于1956年7月出生于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城西陈塬办事处上河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家里兄弟姐妹六人,他排行老三。青少年时代由于家境贫寒,人口众多,加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处于经济困难时期,饱经了苦难贫困生活的煎熬和考验。幼年时,割过草、放过牛、拾过柴、经常帮家里干家务活。七岁入学,先后在商县陈塬公社上河小学和商县中学上小学、初中和高中。1973年高中毕业后回原籍参加生产队劳动,当上了农民。这期间正值全国农业学大寨运动的高潮期,他修过“大寨田”、参加过“农田基建队”、到过邻村当过“场长”、修过南秦水库,后又在商县熊耳山煤矿当了两年多的井下挖煤副业工。在亲身经历了农村、农民、农业等生活的艰辛和疾苦,正是有了这样的经历,使他锻炼出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强毅力。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王根宪以优异成绩考入商洛农业学校林果专业。1980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商洛市核桃研究所(参加工作后又参加了西北林学院林学专业的进一步深造学习)工作近40年之久,曾在商洛市核桃研究所所属高河核桃良种场和石门核桃科研点工作6年。先后任助理工程师、工程师,破格晋升为高级工程师和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17年底延期一年半退休。退休后,接受组织的安排,担任商洛市老科协副会长兼法人,从事老科协管理和科技普及工作。同时受聘于威尼斯人欢迎你网址、秦丰企业化工有限企业、陕西未来农牧科技有限企业等涉农企业技术总监,致力于美国澳门威尼斯正规官网引进研究、核桃无公害专用肥和无机—有机专用肥的研发与推广工作,继续夜以继日的为核桃事业奋斗至今。
为了掌握国内外核桃发展趋势及最新技术,先后走遍了全国全国23个省市的60多个市县的核桃产区;考察了全国40多个核桃科研、教学、生产单位,拜访了国内数十位知名专家学者;30次参加了国、省有关核桃行业的学术研讨交流活动;同时应邀赴新疆、甘肃、云南、贵州、湖北、河南、四川及本省杨凌、西安、铜川、渭南、汉中、咸阳、宝鸡、榆林等省内外有关单位作学术报告及技术培训工作。这些活动,开阔了视野,丰富了常识,增加了友谊,对他的成长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核桃科研工作的对象在农村,在山区,在田间地头,工作条件非常艰苦,在长期而平凡的科研工作岗位中,经历的许多艰辛往事,给他留下深刻的记忆,永远难以忘怀。据王根宪回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为探索商洛市核桃分布的最高海拔高度,他和同事先后10余天奔波于秦岭高山峻岭间。一天在洛南北部驾鹿乡火龙关深山密林中调查时,不经意间遇到了一条大蛇吊在树枝上,挡住了他们前行的道路,险些被蛇咬伤,吓的他们毛骨悚然。一次在柞水营盘老林开展核桃优树考察时,徒步爬行近2小时,刚走到树下时准备工作时,突然天上乌云密布,霎时倾盆大雨从天而降,这里无任何遮风避雨之地,使人顿时变成了落水鸡!当雨过返回后,引起感冒发烧,一周后才慢慢痊愈。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在商州杨峪河开展核桃嫁接试验时,一不留神利刀将手划破,鲜血流淌,疼的他直掉眼泪,简单包扎后继续工作,引起伤口感染,一个月后伤口才慢慢愈合。还有一次在洛南县石门镇桥河村核桃科研试验点开展温床嫁接试验,用木炭作为热源,夜间长时间蹲守观察,不幸引起煤气中毒,多亏同事发现后,及时救治才脱离生命危险……。这样的事情不知发生过多少次。在长期的核桃科研工作中,既有事业成功后的兴奋和喜悦,也曾有遇到过许多艰难和险阻,甚至也有过痛心和失落,但他几十年如一日,把全部精力和心思都用到了核桃科研事业上,始终以科学的态度,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刻苦钻研,勇于实践,不断探索,竭尽全力,矢志不渝,初衷不改。为商洛乃至全省、全国核桃事业的振兴和发展做出了一些突出贡献。
2006年8月,应邀参加了有中外核桃专家参加的陇南市良种核桃主栽品种评定会议;2008年9月,参加了中国云南首届中国核桃大会;2009年参加了中国干果协会在新疆阿克苏召开的全国学术研讨会,2017年随陕西省核桃联盟专程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进行核桃专题考察等等。
“十一五”以来,经全国首席核桃专家、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裴东研究员等同行专家的推荐,加入全国核桃科研协作组,成为国家核桃团队的重要一员,与国内同行专家们在一起研究攻克核桃有关技术难题。这些学术活动的参加,使王根宪先生的科研视野更加开阔。
由于王根宪先生在工作中取得了许多优异成绩和重要学术成果,各级组织和学术团体也给予了他许多荣誉。如先后当选为中国经济林协会核桃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园艺学会干果分会会员、全国核桃科研协作组专家组成员、陕西省林业厅核桃基地领导小组成员、陕西省林业产业协会专家委员会特聘专家、陕西省核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组成员和商洛市林学会及核桃产业协会副理事长。先后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为“三五人才”人选、被商洛市政府批准为“十百千人才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先后获“全国农村科普工作先进个人”、“全国优秀科技工编辑”、“全国干果突出贡献人物”、陕西省林业产业协会“2019陕西林业产业有突出贡献专家”、商洛市“突出贡献奖”和“优秀科技工编辑”荣誉称号。同时被陕西省委组织部和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聘为“陕西省农业专家服务团特聘专家”、被陕西省科技厅聘为“陕西省秦巴地区核桃产业专家服务团特聘专家”、被陕西省林业厅聘为“省核桃专家服务团特聘专家”,逐步成长为一名国内业界核桃专家。曾经有人在《陕西科技报》撰文,先容陕西省核桃产业发展时,说王根宪先生与时任黄龙县核桃局局长的高尚峰同志为“北高”、“南王”,也有不少人诙谐而亲切地称王根宪先生“核桃王”。所有这些,都体现了社会各界对王根宪先生所做工作的肯定和称赞。作为一名基层的核桃科技工编辑,走到这一步,他也觉得十分欣慰和自豪。
在数年如一日,坚持不懈为核桃事业努力工作,取得了许多成果和成绩,各级组织也给予了他很多荣誉和无微不至的关怀。王根宪先生也深知,除个人努力外,与各级领导的关心培养、同志们的支撑和配合是分不开的。商洛市委、政府主要领导连续多年在春节来临之际,对他都进行了慰问和鼓励,这使王根宪先生进一步增强了干好核桃科研工作的决心和信心。
为了改变商洛传统核桃结果晚、见效慢的现状,先后从国内外引进了40多个核桃新品种,筛选出适合商洛发展的7个主栽品种;研究了早实核桃丰产配套栽培技术,并在全市和相邻地区大力推广,从而改写了商洛市无早实核桃良种的历史。
王根宪先生用12年的时间经过研究,成功研制出了“核桃自控电热温床嫁接育苗技术”,解决了这一国内嫁接繁育技术难题,累计生产嫁接苗2000多万株,推广到全国14个省市200多个生产科研单位和数百个专业户。
参与完成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核桃增产潜势技术创新体系”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商洛市洛南建立了国家级品种区试园,收集国内外品种资源40多个,为我国新品种选育工作奠定了基础。
主持完成了“核桃无公害高效专用肥研究”项目,研究出适于陕西省秦巴、渭北核桃产区的专用肥配方,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与洛南秦丰化工有限企业协作,建立了年产10万吨核桃专用肥生产线,推广面积达到50多万亩,达到了全省市级的全覆盖,实现了科研与企业的共赢。
主持制定的《核桃标准综合体》,规范了核桃生产经营的各个技术环节,已于2016年发布实施,对于有效引导核桃生产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王根宪先生在开展核桃科研的同时,始终把技术推广与农村扶贫有机结合起来,大大促进了核桃研究成果的转化。他先后赴基层为农民培训技术300多场次,受训人达5万人次。连续20多年自己投资兴办了核桃嫁接示范苗圃,引导周边数十户群众开展嫁接育苗工作,使贫困户增加收入,达到了脱贫致富。在王根宪先生亲自示范引领下,全商洛市共有300余农民开展核桃育苗,并受聘于省内外30多家单位和个人进行技术引导或承包育苗,累计收入可达到千万元以上。他先后多次为贫困户捐赠了价值2万元的核桃良种苗,嫁接修剪工具和1.05万元义款,充分体现了一名科技工编辑情系贫困户的拳拳之心。
几十年来,王根宪先生紧密结合自身业务,撰写并在国家、省级专业核心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编写(参编)出版了专著或科普书籍5本,编写技术资料30余册,计200多万字。这些研究成果,有效推动了核桃产业的科技进步。
虽然王根宪先生从工作岗位退下来了,但每天的的工作安排的满满当当,仍然不时为单位做项目、引导年轻人、赴外地学术交流,深入核桃生产一线进行技术培训,夜以继日的为核桃事业默默无闻的奉献。近几年来,他先后15次参加了国家和省上举办的学术研讨会、项目工作会、科技项目评审会及技术考察活动等;10多次赴外地及本市有关县区作技术报告;30多次赴全市核桃生产一线开展技术培训活动20多场次,当面或电话、信函接受省内外技术人员或果农技术咨询300多次,受到了果农及基层同志的好评。
王根宪先生花费了大量心血,代表原单位主持完成了《核桃丰产栽培技术规范》、项目的结题验收、项目评审等工作。还接受洛南盛大实业有限企业、秦丰化工有限企业、陕西智源食品企业、丹凤未来牧业企业、商洛岚飞琦企业等多家涉农企业的邀请,进行全程引导和技术服务工作。
王根宪先生深情地说:回忆起我的人生历程,从我的孩提时代、学生时期、到参加工作后的经历无不与核桃密切相关。我的事业是核桃,我的进步来源核桃,我取得的成绩归功于核桃,我对核桃具有特殊而深厚的感情,我的前半生与核桃难分难舍。虽然我为核桃事业也付出了许多艰辛和汗水,核桃也为我赢得了成绩和荣誉,更为我带来了无尽的幸福和欢乐!